
認識乳癌
了解乳癌症狀與種類
認識乳癌
了解乳癌症狀與種類
乳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的癌症,每15名女性就會有1名被確診,數字驚人!據衛生防護中心統計,乳癌是香港女性第三大癌症殺手,僅次於肺癌和大腸癌。定期進行乳癌檢查,了解乳癌病徵、檢查及診斷方法以提升存活率。
乳癌的症狀
大部分乳癌初期沒有症狀,也不會疼痛,多數的乳癌患者都是在觸摸到乳房腫塊後才發現。
乳房
- 出現硬塊;形狀或大小改變;皮膚出現點狀凹陷:皮膚變厚、起鱗或近似橙皮的外表
- 乳癌腫塊是較硬、無法移動、不痛、邊界不規則或是月經結束後仍存在
- 乳房腫塊可能是良性,但無法藉由自我觸診來判斷是纖維囊腫、水泡或是乳腺炎,建議就醫
乳房皮膚紅腫或潰爛
- 乳房的皮膚質地改變,如毛孔變大(類似橘子表皮一樣的變化)
- 變得堅硬、緊繃、顏色出現改變時,乳頭長久濕疹或潰爛等都是不正常的現象。
乳頭
- 凹陷;形狀改變;出現硬塊或變厚;自動流出分泌物,即出血
腋下
- 腫脹或淋巴結脹大
乳癌的種類
乳癌有不同的分類方法,醫生可以因應不同的類型定制針對性的治療方案。

2. 病理分類:
根據乳癌的擴散程度,可分為原位癌 (Carcinoma in situ,尚未擴散的癌症) 和侵入性 (Invasive) 癌。
乳管原位癌(Ductal carcinoma in situ, DCIS),又稱乳房原位癌。
在乳管或乳葉的周圍與旁邊的支持組織(如脂肪、纖維組織)會有一個由肌肉上皮細胞組成的界限,稱為基底膜(Basement membrane),當乳癌細胞還沒從乳腺導管發展到其它乳房組織,仍侷限在基底膜內,就稱為原位癌,屬於非浸潤性或浸潤前性乳癌。
一旦乳癌細胞跨越了基底膜,擴散或入侵到周圍乳腺組織時,稱為侵入性或浸潤性乳癌(Infiltrative breast cancer)。其中,最常見的類型是:
1. 浸潤性腺管癌(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, IDC):是最常見的乳癌種類,約佔所有侵入性乳癌的70~80%
2. 浸潤性小葉癌(Infiltrating lobular carcinoma, ILC)
其他類型的侵入性乳癌仍有許多種,以下列舉2種侵入性乳癌:
- 三陰性乳癌(Triple-negative breast cancer):罕見且難治療的侵入性乳癌。約佔所有乳癌的15%,是比較難治療的乳癌類型。三陰性指的是2種荷爾蒙受體及 HER2 檢測均呈陰性的乳癌。由於癌細胞缺少這3種受體,導致無法採用荷爾蒙治療藥物或標靶治療藥物進行全身治療,目前仍以化學治療為主,就算是癌症早期也使用化療。
三陰性乳癌在治療後,復發機率也較高,所以整體的存活率和恢復成效都較不理想,目前有待醫學專家研發出更有效的治療方法。
- 炎性乳癌(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,簡稱 IBC):不常見的浸潤性乳癌,約佔所有乳癌的 1~5%。由於其徵狀與乳腺炎十分相似,因此可能會被誤以為是乳腺炎。大部分的乳癌,個案的乳房都會出現不明硬塊,但炎性乳癌通常沒有腫塊,癌細胞會阻塞皮下淋巴管,引起如發炎般的症狀。雖然可以單獨或合併使用手術,或放射治療提供有效的局部治療,但是也容易復發。
乳癌早期難發現
定期檢查有保障
如果妳注意到乳房組織有異常、乳頭的變化、淋巴結腫脹或乳房外形變化,應儘早就醫進行檢查。醫學研究發現,乳癌患者的預後與乳癌被診斷時的分期 (代表癌症的擴散程度) 有著直接的關係。因此,及早發現早期的乳癌患者及給予相應的乳癌治療,有助於改善乳癌患者治癒的機會。譽柏醫療中心提供詳盡的乳房檢查,再配合乳房超聲波掃描、乳房X光造影,協助發現自我檢查摸不到的異常。